11月9日,日媒报道称,东芝将把自身及下属公司的业务分为基础设施、器件和半导体存储器,并重组为三个公司。
东芝拆分业务的决定是为了解决多元化折扣问题,即具有多个业务的综合业务的市场估值低于单个业务的总价值。分拆后,股东和投资者更容易对各公司的业务做出价值判断。
东芝 4 月 7 日在日本东京的总部大楼新华社/法新社
那么,曾经被视为“日本之光”的东芝,为何在近年深陷退场传闻之中?仅仅是因为美国的打压吗?
1个
曾几何时,电子信息产业是日本的一张名片,为日本赚取了大量外汇。1991年,日本NHK播出纪录片《电子国度——日本的自传》。日本舆论普遍认为,拿电子国度作为日本的自我宣传并无不妥。但从那一年开始,日本信息产业的过剩逐渐减少,高端半导体逐渐失去竞争力。
为了将日本重建为美国的“远东工厂”和“远东反共壁垒”东芝电饭煲厂家,美国调整对日政策,甚至向日本转让部分先进技术,日本经济迅速复苏.
驻日盟军司令部认为,充分的信息流通有助于打破天皇崇拜和军国主义,下令要求日本企业研制先进的电子管收音机。
环境的变化为东芝日后通过收购进入相关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朝鲜战争期间,日本被美国视为后方基地工厂。东芝等涉军企业得到美国的支持,开始了新一轮的业务扩张。1954年,接手电子管计算机技术的东芝研制出日本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
2017年1月16日摄于日本川崎的东芝公司标识资料照片新华社/路透社
东芝 是二战中日本五家最大的军工企业之一。日本战败,东芝 身受重伤,几近破产。
20 世纪 50 年代后,电子技术在大多数国家受到严格管制。由于朝鲜战争,美国电子工业主要生产军用电子产品。1950年,美国民用电子产品产值为15亿美元,占电子工业总产值的69.8%。到1957年,美国民用电子产值仅增加了2亿美元,所占比例下降到29.3%。
美国主要生产军用订单,民用电子产品基本依赖进口,为日本民用电子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创造了条件。
以 电饭煲 为例。1940年,日本三菱将军用烹调车中的电烹调技术应用到商用产品中,但这种电加热烹调技术当时还不成熟,没有自动断电功能,只能边加热边看.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显得有些鸡肋,所以市场反响很一般。
1955 东芝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自动电饭煲。虽然不接近军事要求,但节省人们家务劳动时间的自动化家电在经济崛起时代的日本很受欢迎。这款带计时功能的电饭煲一个月销量超过10万台。
此外,民用家用电器中还有收音机、电视机、录音机、磁带录像机等,在美国市场也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东芝处于电子管电视和早期集成电路电视的前沿。1971年,东芝同时使用11种集成电路制造出世界第一台大规模集成电路彩电20C60,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开始销售高集成度彩电的企业。
日本也抓住了这个机会。1957年,日本政府颁布了《电子产业振兴暂行办法》,通过立法扶持电子产业,减轻电子产业企业的税收东芝电饭煲功能,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研发新产品技术,并在技术方面与美国保持同步。在细分领域实现超越。
当时日本的电子产品以敢打价格战着称。日本的劳动力成本并不低,因此日本企业的策略是向管理层谋取利益。更高的成品率、更快的资金周转、更自动化的生产方式、更合理的流程,总比将工人收入维持在较低水平要好。
1980年,日本电子机械工业协会在华盛顿召开研讨会,展示和讨论日本优秀的管理能力。此次研讨会在惠普等美国企业的见证下,证明了日本半导体的良率已经超越了美国。
美国科技杂志《Electronics》曾羡慕地评论说:“太神奇了大连东芝电饭煲,日本的质量管理是学美国的,现在学生超过了老师。”
一是日本迅速享受到电子时代的红利,解放了大量生产力用于社会生产。电饭煲 的大量应用将烹饪时间缩短了 10 多分钟。二是日系家电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代名词,这依然是支撑日系家电高溢价的理念基础。
1985年,日本整体贸易顺差为10.87万亿日元,电子制造业贡献了其中的82%,足以证明到1985年,电子制造业已经成为日本的支柱产业。
同时 东芝 表现不错。
东芝 迅速收购了许多重型机械制造商和工业相关公司。与此同时,研发也没有停止。1954 年,东芝 为东京大学开发了日本第一台数字计算机 TAC。1959 年,东芝 开发出日本第一台晶体管电视。
工业方面,1961年东芝兼并了石川岛芝浦汽轮机公司;1962年东芝斥资70亿日元建成滨川崎切削机械厂;1963 年 东芝 建造了一个专门的涡轮机西部工厂,专门生产涡轮机。
繁华的背后,一双黑手正逐渐逼近。
2个
1982 年,日立和三菱的员工因参与针对 IBM 的企业间谍活动在美国被捕。1983年,该事件被列为刑事案件移送司法机关。IBM 对日立提起民事诉讼,但双方最终于 1983 年达成和解。
对于确凿的商业间谍案件,美国选择了敞开大门。但这一切在 1985 年发生了变化。
今年,从冷战中幸免于难的美国政客们对日本在信息产业方面的长期7万亿日元盈余垂涎三尺。大棍子落了下来。
东芝出了点问题。
1985 年 12 月,前和光贸易公司莫斯科分公司负责人 Kazuo Kumagai 向巴黎协调委员会(一个由美国领导的限制向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前殖民地国家出口高科技商品的组织)作了报告国家,以下简称巴统),东芝Machine在1982年底至1984年间违反巴统规定向苏联出售九轴数控机床。
Kazuo Kumagai 之所以知道 东芝 的绝密交易东芝电饭煲如何预约,是因为他本人是经手者。就在9月签署《广场协定》后,熊谷和夫于12月携带大量情报逃往国外,并向巴统汇报。在向巴统汇报之前,熊谷和夫还和苏联进行了讨价还价。
回到事件本身,东芝确实向苏联出口了九轴数控机床,但影响其实并不明确。一个明显的证据是,一家法国公司早前曾向苏联提供过相当的机床,但并未受到美国的大力制裁。美国政府坚持认为,苏联的潜艇消音器技术在 80 年代中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因为 东芝。
美国政客竭力夸大东芝对美国构成的威胁。美国国防部出口管理局局长说:“这些人只想再做一笔买卖,造成了多么可怕的损失!” 他生动地描述了苏联潜艇如何绕过美国海岸线。
这种表现的顶峰发生在 1987 年 7 月,当时三名共和党国会议员在国会大厦前用大锤砸毁了一台 东芝RT-6016 收音机。有趣的是,组织这场粉碎表演的马里兰州女议员本特利说:“背叛的另一个名字是东芝。”
尽管日本最初否认了事件的真实性,但在美国大使向日本和世界展示证据后,日本民众的语气发生了变化:
1987年4月,日本通产省赴美协调并承认错误。
1987 年 5 月 15 日,日本政府禁止 东芝 机械公司在明年内向东欧集团国家出口任何产品,东芝 机械公司总裁因此引咎辞职。
1987年5月27日,日本警视厅逮捕了东芝机械公司铸造部部长林隆基和机床事业部部长谷村弘明两名高管。
1987年7月,日本修改了《出口管制法》,使日本企业更难向被巴统封锁的国家出口高科技产品。同时,东芝还出资1亿日元在美国50家主流媒体刊登整版“道歉广告”。在道歉广告发布之前,东芝董事长和总经理宣布辞职。
临近灾难,东芝该怎么办?
从1987年开始的两年时间里,东芝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在美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游说活动。
一方面,美国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前主席詹姆斯·琼斯和美国前贸易代表威廉·沃克纷纷在国会游说。与此同时,通用电气、摩托罗拉等数百家与东芝有密切业务往来的大大小小的公司也被调动起来,通过游说渠道向国会和社会各界说情。
另一方面,根据东芝达拉斯分公司经理Tetsuo Kadoka的回忆,当时全美东芝员工都动员起来,分地区去说服所有的选区535名联邦议员一一登场。他称他们当时的行为为“草根游说”。
美国制裁东芝的大锤被高高举起,终于轻轻落下。1988年通过的法案最终将制裁对象从销售额约20亿美元的东芝集团缩小到年销售额仅2000万美元的东芝机械,期限从5年到3年。
3个
由于美国的打压,日本企业普遍认为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开始多元化经营。但盲目冲动的多元化经营,显然会将企业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东芝 也不例外。
2006年,东芝收购了美国核电站制造商西屋电气77%的股份,开始进军核电领域。东芝此次投资决定与时任社长西田的得力助手、核电起家的经理佐佐木关系密切。
那时,绿色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核能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能源,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当时,国际原子能机构认为核电装机容量可以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翻一番。
这笔投资看似赌对了,实则为未来惨淡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东芝,三菱和日立,恶性竞争购买西屋电气股份,导致收购价格超出预期三倍。东芝的“野蛮”收购震惊了打算一起集资的丸红、住友和产经,纷纷表示打算撤资。最终,东芝独自承担了所有的风险,直接导致了今天的崩盘。
建设核电站违背了日本企业以往以民用产品为主的定位。大国的核电站会不会根本不允许日本参与?一个小国政府有勇气推动核电站建设吗?东芝的核电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怕什么就来吧。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波及全球。许多国家的生产不景气,对能源的需求减少。建设成本高的新能源首当其冲,跨国核电合作遭受毁灭性打击,东芝的核电未能迎来开门红。
在佐佐木接替西田担任社长后,东芝的核电业务受到了更大的打击。
2011年3月,福岛核电站危机震惊世界,继续对全球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由于日本政府在处理福岛核事故时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日本核电的声誉一落千丈,直接导致东芝的核电在金融危机中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沿海发生里氏9.0级地震,引发特大海啸。东京电力公司运营的福岛核电站因海水泛滥而停电,造成灾难性核泄漏 新华社/路透社
重重危机之下,2015年东芝居然选择收购CB&I的核电子业务,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导致股市大跌。此举也让东芝长期虚报利润的丑闻提前曝光。
最后东芝承认,在2008财年到2014财年之间,由于“会计不当”,虚增了1518亿日元的利润。因为“会计不当”跨越了三位总裁的任期,在东芝总部的媒体见面会上,三位总裁一起鞠躬道歉。东芝 的声誉濒临破产。
2016年,核电业务亏损继续打击投资者信心,东芝市值持续下滑。最大跌幅发生在12月26日至28日,三天内市值缩水8000亿日元。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东芝居然将象征东芝昔日辉煌的NAND闪存业务卖给了一家美国财团。东芝 的核梦想最终随着将西屋电气出售给布鲁克菲尔德而破灭。
2020年大连东芝电饭煲,东芝账面上看似“扭亏为盈”,但方式是卖出持有的股票。
今年4月,英国投资公司CVC Capital要求收购东芝,只给出了210亿美元的收购金额。东芝董事会当即否决,20天后,又被第二大股东公开批评。
这封信认为,管理层应该对收购方“更加友好”而不是“敌对”,“以免吓跑潜在买家”。
一百年了东芝,却越来越像烫手山芋。
4个
曾经以日本为荣的 东芝 现在正在失势:
2018年被迫将半导体业务出售给美国财团;
2020年东芝第一台电饭煲,宣布放弃笔记本电脑业务,整套出售给夏普;
2021年10月,在30岁生日前夕,东芝大连公司开始办理解散清算手续。大约 650 名员工离开了公司并获得了经济补偿。
东芝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由于东芝集团出售了其电视业务和医疗设备业务,并且业务结构发生了变化,因此很难继续运营该工厂。我们已决定解散清算东芝大连有限公司,因为目前电机和广播发射机的生产将停止长沙东芝电饭煲维修点,没有开始新生产的计划。”
看看东芝的历史,它的没落只是因为美国的打压吗?更多的是自己的原因。
一方面,重大决策失误。
1999年,英国核能公司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西屋电气。2005年,英国核电公司突然宣布出售西屋电气公司,原投标价约20亿美元。随着国际核能市场的逐渐升温,国际能源巨头纷纷向西屋电气公司示好,收购价格也水涨船高。当时,不仅日本政府,全世界都在鼓励建设核电。在日本国内核电市场已经饱和的前提下,东芝迫切需要开拓国外市场。最终 东芝 以三倍溢价,即 54 亿美元收购了西屋电气,
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对核电业务的巨大赌注造成致命打击。随后,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在日本乃至世界范围内引起争议甚至恐慌。迫于压力,许多国家取消了之前与东芝的订单,停止了核电站的建设。之前豪赌的成本已经无法收回,利润遥遥无期。不仅如此,后来在美国的工程和人工的额外成本上涨,所产生的总成本大大超出了收购时的预期。东芝掉进了急于求医的圈套。
不仅如此,在巨额亏损的情况下,2015年,东芝通过西屋电气收购了另一家CB&I核电子公司,在核电业务的不归路上越走越远。拥有数百年历史的 东芝 基础开始崩溃。
此外,走投无路的东芝选择无视核电业务的安全评估。
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中吸取的教训并没有阻止 东芝 赌博。东芝的赌徒思维,可以让公司一赌获得快速发展,但也有可能一赌输光。不幸的是 东芝 遇到了后者。
另一方面,东芝 患上了大企业病,快要死了。
东芝一系列子公司的制约、臃肿低效的大公司架构、多元化复杂的外资股东,导致针锋相对的“董事会政治”,导致内耗频发、无序竞争。三代社长西田敦俊、佐佐木典雄、田中久男以“挑战”为名,强烈要求增加公司本已巨亏的利润。面对巨额亏损,他们最终选择了做假账,而东芝虚假的财务报告之所以最终能够公开,是因为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内审部门、财政部门等机构均保持沉默。在日本企业中,下属会不折不扣地服从上级的命令,更不用说对既定政策表示反对了。在这种情况下,本应发挥制衡监督作用的董事会此时失灵了。无法保证企业披露信息的真实性。
现在 东芝 将被“拆分”为三个业务,虽然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将带来新的协同效应和稳定的整体业绩,但批评者警告说,过于分散资源也会拖累公司的资本效率。未来会如何发展,还需一步步看。